哈尔滨医院介绍,白癜风的临床表现为色素脱失斑,影响形象,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,使其人际关系敏感,社交困难,加之社会人群对白癜风缺乏科学认识,白癜风患者受到歧视,因此白癜风除了进行常规治疗,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。
一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
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使心理护理取得成效的关键,护理人员要理解和同情患者,与其建立平等、信任、和谐的人际关系,加强与患者的沟通,善于倾听患者的心声,尊重患者的人格,与患者交流时,要考虑其思想顾虑及羞怯心理,努力做到语言诚恳、语调亲切,鼓励患者摆脱自卑心态,以实际行动给予患者心理支持。
二、康复指导
我们通过白癜风患者心身调查显示,白癜风患者由于对疾病知识及康复保健知识缺乏,产生不良心理症状,严重影响白斑恢复,因此做好健康教育,实施康复指导尤为重要。
1.对白癜风的认识
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、发展、预防及注意事项等知识,结合临床实例来疏导患者。由于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,针对此病已出台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,并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。对白癜风患者最现实的治疗目标是安全有效地控制病情,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,而不是轻信所谓“根治”的许诺,盲目地求医只会增加新的烦恼和失望,加重焦虑情绪和精神刺激,导致病情加重,耽误有效的治疗时间。要反复强调治病要用科学方法,不能急于求成,其病程缓慢,治疗起来也同样缓慢,如不然,则会使病情加重或出现皮肤萎缩、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,增添新的烦恼。强调患者心理因素在疾病转归、预后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。向患者介绍情绪的稳定对人的生命活动起着很好的保健作用。人的情绪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体验、反映和行为,也是大脑皮质高级神经活动的表现形式。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充分调动人体内的康复能力,增强自身免疫能力。
2.心理指导
消除患者恐惧心理,正确面对疾病,树立与疾病斗争的信心,要以乐观的态度和良好稳定的心态对待各种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,自觉营造一个有利病体康复的良好身心环境。完全消除心理压力并非易事,做到这一点,需要患者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。家庭应保持祥和的气氛,每当患者心情不畅时,家人要耐心疏导、劝说,给予安慰,帮助患者坚定治疗的信心,保持平和的心态。同事间要以正确方法给予关心和帮助,避免不必要的询问病情,更不能明知故问,过于频繁询问会引起患者的负性情绪。同他人议论会伤害患者的自尊心,应禁止同他人议论患者病情。白癜风不是传染病,不传染他人,不要回避、歧视患者。另外,重要的是帮助患者加强自我心理素质提高,调整心态,消除心理压力。据临床观察,性格开朗型疗效明显优于抑郁型;男性优于女性;儿童优于成年人,说明疗效与心理因素有关。因此,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,不动怒、不生气、不发火,努力排除烦恼与忧愁,充分发挥主观积极因素,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,选择调整心态的方法,如参加体育或音乐等活动。患者应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规律的饮食、工作及休息。
3.治疗指导
告诉患者切勿轻信广告宣传,不可病急乱投医,应到正规医院就诊,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治疗,应尽可能早期治疗,治疗应长期坚持,1个疗程至少3个月,如有效可连续几个疗程,注意不要轻易改变治疗方法,医治后要巩固治疗一段时间。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,为患者选择价廉物美的治疗方案,指导患者如何用药。告诉患者不应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物,如口服或外用皮质激素应注意其不良反应;口服补骨脂素应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及肝功能,服药后24~48小时内,应尽量避光,尤其要注意保护眼睛;要注意避免应用维生素C;治疗过程中避免接触某些酚类化学物质,如塑料、橡胶、洗衣服等化学物质。
三、发挥家庭的效用
哈尔滨医院还提醒,由于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,因而家庭支持对患者具有较大作用,护理工作应该积极争取患者家属的配合,向他们介绍一些心理知识,引导他们在患者面前保持良好的心境,多劝解、体谅患者,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,共同创造家庭温馨的气氛,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四、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
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即把健康的概念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疾病,还要有完整的生理、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。多年来的研究发现,患者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、发展以及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均受到影响。护理实践的核心是人,护理工作必须重视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。
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改变,以人的健康为中西的护理观念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。健康人一旦进入患病者角色,往往由于入院后诸如环境陌生、人际关系改变、缺乏信息交流等因素,使患者产生消极的心理。这种心理平衡的失调有时甚至会超过实质性器官对身体的损害。笔者认为对患者实施全面的、整体的心理护理,能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。
心理护理就是针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、心理需求及心理状态,护士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给患者关怀、支持和帮助,以满足患者的需要,解决心理问题,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带来的变化的适应能力。
1.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
患者特别是白癜风患者入院后由于环境的陌生,疾病的特殊性等,使患者的自尊心、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。入院后患者往往要进行自身的角色转变,一旦住进医院,就必须进行自我意识行为的转变,须遵循医护人员所要求的各项诊疗活动,这些在患者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疑惑。患者对于自己所患疾病及预后的不了解,医学术语听不懂造成护患之间不能有效地沟通,患者信息缺乏,加重了患者焦虑情绪。
2.对策
据哈尔滨医院研究,患者认为心理护理有最强的关怀性。因此,护理人员要给予情感以及心理上的支持,对待患者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给予多方面的呵护帮助,通过一个笑脸一句问候,使患者消除对医护人员的恐惧心理,从而能积极配合诊疗,以利于护理工作的展开。做好基础的生活护理(如晨、晚间护理等),改变患者的自我形象,给予医学知识的宣教,使患者有家庭般的安全感,减少焦虑、恐惧等不良心理的产生,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。鼓励患者多与医护人员、病友接触,以保持心态平和,顺利度过角色转换期。
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。
a.时间适宜:避开治疗检查时间,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。
b.地点合适:选择安静适合谈话的场所,行动不便的患者可在床旁进行沟通,双方保持眼神的接触,距离保持约1米。这不仅是对患者的尊重,还达到了相互沟通的目的。
c.适当的时机:在患者情绪稳定时进行,以免产生不良的情绪。
d.因人制宜: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,耐心地给予信息,使患者能接受或完全接受医护人员所传达的信息,从而减少恐惧、猜疑等心理因素的产生。